每周分享第121期

image
2018年9月23日 天津·盘山

每周五网站公众号同时发布,
过去一周值得分享的所见所得。

  • 音乐:Stop! - Sam Brown

碎片

篇首音乐

这是一首来自33年前的歌曲,1988年,由英国女歌手Sam Brown演唱的《Stop!》。它的最好成绩是英国单曲榜单第4,也曾成为挪威、荷兰、冰岛、比利时等地的音乐榜单榜首。

Sam Brown 在十几年前就已隐退,她可能确实不是顶级的流行歌手,几乎没有中国人关注她。百度百科没有她的词条,维基百科关于她的词条也没有中文。

拿过奥斯卡最佳导演的罗曼·波兰斯基在他1992年的电影《苦月亮》当中使用了这首歌作为插曲。当时女主角看到男友和其他女人说笑,因为醋意拉起旁边的黑人小哥跳了一支舞,这首《Stop!》响起,场景洋溢着暧昧和性感。我看到这个镜头,立马就想要去搜一搜这首歌的名字。

或许因为这个镜头,又或许不是,很多网友评论说这首歌“性感”。我们对于不同音符组合起来却毫无画面的音乐作品有了“性感”的评价,足以证明音乐可以被寄托舒缓、高亢、轻快……等等等等之外,更为复杂的情感。

句子

世界的问题不在于人们所知甚少, 而是人们知道太多似是而非的东西。
——马克·吐温

句子

每次你离开,我都想拨开人海去见你。春天也想见你,秋天也想见你,冬天也想见你。有一天,我会在你不知道的地方死去,和每一个循环往复却飞快终焉的夏天。

据说是出自《萤火之森》的台词,但是原漫画和电影中,其实只有上文第一句。

摘抄

最好是从未活过,从未呼吸过,从未直视过白昼的眼睛;次好是愉快地说声晚安,然后迅速离世。
——古希腊作家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

读书笔记

我最近读了斯科特·塞缪尔森《关乎痛苦的七堂哲学课》。这个书名看起来像本鸡汤,其实不是。它讲的不是方法论,而是世界观。

它的英文是“Seven ways of looking at pointless suffering”,七种看待无意义痛苦的观点。有些“痛苦”在我们看来是“有意义”的,比如爬山的时候,你要遭受劳累和疲惫,但是能够换来山顶的风景,又比如忍受枯燥和无聊读一本书,可以获得认知和视野。有些痛苦似乎毫无意义,比如新冠肺炎给人类带来的痛苦,完全是毫无必要的。

另外,这里“痛苦”的英文是“suffering”而不是“pain”,指的是更宽泛意义上的痛苦。如果你对哲学有所了解,或许会知道古往今来众多哲人思想家都在思考一个重要的问题:什么是幸福?这个世界上哪些东西是好的(善)哪些东西是坏的(恶)。哲学界有个著名论点叫做“罪恶问题”,无神论者驳斥那些信仰上帝的人,既然上帝是这么完美而且万能,为什么会创造出我们这样一个充满恶(死亡、疾病、不公)的世界?

这本书的作者通过7个章节,讲解了史上哲学家对于人类痛苦的几种主要的观点。我觉得这是一本很棒的书,如果让我来谈论读书的心得,可能做10期分享也讲不完。毫不客气地说,这本书或许会重组你的三观,让你换一个角度审视这个世界。

活着的意义

我在每周分享第61期说“唐朝有多远”,一个生活在唐朝的人和我们之间也只不过是隔了15个人。斯科特·塞缪尔森在《关乎痛苦的七堂哲学课》中也提到了作者曾有与此几乎一样的脑洞。

据说在1800年左右,人的平均寿命还只有37岁,但在1900年,已经提高到61岁。2000年的时候大概是65岁,目前约70岁。

近现代人类的寿命有了大幅提高,从上帝的角度来讲,我们为什么就不能长生不老呢?

物种最最最重要的事情是繁衍,如果人类没有死亡,新生儿不断诞生,人类的数量势必会无穷大。我接受把物种繁衍当做一个“十分”正确的前提来讨论,是“绝对真理”。

我在之前的分享提到,有人曾跟我说“人生的意义在于死亡”,因为有了死亡这条大限,人才会珍惜有限的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规划自己要做什么事情,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要和谁在一起等等。

这个世界上所有生物皆如此,给予每个个体有限的生命,才能激发个体“珍惜”活着这件事本身,有足够的动力去繁衍下一代并且推动整个的“物种文明”往前走,而不至于止步不前。所以,猫狗的寿命有十几年,知了的寿命是一个夏天,人类的寿命是70年,又或是170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限的”。许多生物在交配后就立马走到了生命的末尾,而人类(尤其是计划生育)还能够过几十年“不生孩子的性生活”,一方面,说明人类物种的神奇,另一方面也说明,上帝要留给人类足够的时间来教育下一代,或为人类文明演进贡献力量。

有些人看来,人类在生命中有大段的时间没有参与繁衍带来了明显的问题。“躺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虽然“躺平”是刚刚流行起来的词,但哲学家在几百年前就已经对这种现象做了研究。

尼采提出来“最后的人(the last man)”的概念。随着科技的发展,宗教信仰被一点点瓦解,人类在汲取极大的文明成果的同时,突然不知道活着该干什么。

最近有人讨论游戏是精神鸦片,也有人说短视频是精神鸦片,占据了我们大量的时间,令人不思进取。知乎有个回答说的很好(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6258652/answer/1233634623),在那些短视频、游戏尚未被发明出来的年代,大家把时间花在学习文化知识上了吗?

我们常常因为上班、被内卷而感到痛苦。1936年,卓别林主演的电影《摩登时代》便向观众描绘了这样的场景:主人公是一个在工厂中拧螺丝的车间工人,他不断地螺丝,甚至不知道工厂是生产什么的。这像极了在公司被定好KPI量化工作的我们,每个职员只关心自己的KPI,从来不问为什么这么做,我们就像螺丝钉,像车间工人,像一个机器人,人格被彻底地剥夺。

image《摩登时代》 美国 1936

我在每周分享第105期说过,我们应该更尊重对方的人格而不是对方的面子。后来我在《关于痛苦的七堂哲学课》当中找到了一个更专业的表达: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提出一个词“诞生性(natality)”,一个人类生命的“诞生”开始,这个人就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是人而不是机器,我们所要做的是“工作(job)”而不是简单的“劳动(labour)”。

其实卓别林的处境,在中国上世纪的后几十年里比比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崛起,大量的车间工人一头扎进工厂。但是我们很少看到有人对中国工人阶级“机械式”的劳动产生质疑,因为那时候我们给工人阶级极高的精神地位,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总体上也能感受到劳动所带来的收获。21世纪初开始,情况已经不同了,中国从一定程度上说已经“足够富裕”,工厂工人的这种夜以继日的体力劳动就开始引发了一部分人的思考。

对于农民工的歧视和反歧视,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主流媒体都在歌颂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如果农民工能付出的仅仅是这种重复而单调的劳动,有什么好被尊敬的呢?如果这种劳动的付出换来的只是被强行唤起的歌颂,而没有实质的回报,这种尊重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样下去,对其的尊重只是一种怜悯,当你看到苦难的工人,一身臭气,凭借什么能得到民众源自内心的尊敬呢?我大胆地说句实话,就算我们所有人都假装对农民工没有歧视,农民工自己都没有办法不歧视自己。

当我们明白,我们应该作为人被尊重,去收获我们作为人应有的乐趣,而不是每天醒来上班然后下班回家睡觉,这种“放羊-娶媳妇-生娃-放羊”的无趣的生活,我们便开始寻求我们活着的意义。

多数人是怎么做的呢?

我们开始思考为什么上班。我们的工作换来薪水然后我们通过薪水去消费,消费能够让我们体会到我们在无聊的工作中所失去的“人格”。我们通过买喜欢的东西、做喜欢的事情来获得满足,提高我们的幸福感。我觉得马斯洛所提出的“需求理论”从低到高,都是人类天生的需求,从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到被尊重、审美、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越高层次的需求,才越能提现我们作为一个人的“诞生性”,让生命活着更有意义。

我们一生为存在的意义而所做的事概括起来,一方面是极尽可能地向别人看齐,怕自己落伍,更害怕自己成为“另类”。另一方面又努力地想做到与众不同,担心自己落入平庸之辈。

我的每周分享第98起中说,仪式感是人类生存的精神支撑。仪式感其实就是马斯洛需求在形式上的体现,它让我们感觉到自己作为人的体验,而不是简简单单一个被上帝驱使着实现不断繁衍、为统治者劳作的工具。仪式感做得够足,我们内心才有所寄托,觉得先这样再那样有事可做了,普普通通的日子就被赋予了重大的意义,从而我们沧海一粟的生命体就会显得更具价值。

每周分享第28期我还聊到了自杀,法国诺贝尔奖作家阿尔贝·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中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你为什么不会自杀,你怕死的原因大概就是你人生的意义所在。其实并不是生命有多美好,只是它给了我们唯一一次探索这个世界的机会,如果你放弃了,那就再也找不到答案了。

科普和冷知识

火车相向而行问题

两辆火车沿相同轨道相向而行,每辆火车的时速都是100km/h。两车相距200km时,一只苍蝇以120km/h的速度从火车A开始向火车B方向飞行(不得不承认这只苍蝇可能是超级苍蝇)。

苍蝇与火车B相遇后,马上掉头向火车A飞行,如此反复,直到两辆火车相撞在一起,把这只苍蝇压得粉碎。苍蝇在被压碎前一共飞行了多远?

我们知道两车相距200km,每辆车的时速都是100km/h。这说明每辆车行驶100km,即一小时后两车相撞。

在火车出发到相撞的这一小时当中,苍蝇一直以每小时120km的速度飞行,因此在两车相撞时,苍蝇飞行了120km。不管苍蝇是沿直线飞行,还是沿”z”型线路飞行,或者在空中翻滚着飞行,其结果都一样。

和火车相向而行有一个类似的问题,两个运动员在操场上从同一地点背道而驰,以同样的速度匀速向相反的方向跑。另外第三个人以自己的速度匀速分别给两个人送水,碰到A就返回取水点再朝向B直线跑去,无需沿着跑道。问当两个运动员各跑半圈相遇时第三人跑了多少米?第三人的跑步路线是复杂的,但是时间和速度是恒定的,我们就无需关心他的路线是怎样的。

视频推荐

1983年松下电池广告

这个广告比我的年纪都要大,却比我还要萌。

相约在零点37分

2019年春运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春走基层》跟拍了一对火车司机和乘务员相爱的故事,被称作是史上最感人的新闻联播。

软件应用及资源

Crash Course

一个“通识教育”网站,上面涵盖了各个方面的知识。可惜都是英文,不过很多课程都可以在B站或其他地方找到翻译。

台词、字幕截图拼接

在线工具,把视频的多个字幕截图拼接起来。

  • https://join-screenshots.zhanghai.me
  • https://yoo.la

示例:

image
《萤火之森》 日本 2011

英国官方排行榜

英国音乐官方排行榜网站,可以查询历年来每周的音乐榜单,以及某一首歌、某个歌手的上榜时间。

Origin 绘图示例

网盘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DqrQ0ICRmJExuPYDzFWJsg
提取码:
4gdd
B站链接:
https://space.bilibili.com/386697953

Origin 是一个图表制作软件。

image

电影

台词

谁都有自己不舍得离开的东西。

image
《夏目友人帐》 日本 2008

往期分享

image

您的赞助将会支持作者创作及本站运维

发表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