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分享第135期

image
2021年11月12日 北京·什刹海

每周五网站公众号同时发布,
过去一周值得分享的所见所得。

碎片

流水账

对不起,我来晚了。因为过去的一周我很充实,周三去了北京环球影城,周四入职了新公司,周五去故宫看了敦煌石窟展。

家人们,咱们现在整个就是一个疲惫的这么一个状态,希望周末能够有一个懒觉那样一个大动作。

image

我之前有去过欢乐谷和其它游乐园,去过香港和东京的迪士尼。在去北京环球乐园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是另外一种心态:那里每天都是节日,有巡游、有演出,就像是一场庙会。一个年近中年的我,放下一切压力和不开心,一整天全身心地投入到简单的欢乐里面——这种体验,让我觉得这真的是一个乐园。

敦煌艺术展

最近敦煌突然又火了起来,先是MXW拉我去看“遇见敦煌光影艺术展”,后来WM老师去了一趟大西北,回来就被敦煌疯狂种草了,拉我去故宫看“敦煌洞窟展”。

我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来看敦煌展,其中“复制洞窟展”只有三个仿制石窟,每天上限1千人,“敦煌特展”上限5千人,提前一周开始预约,几乎很快就会售罄。

image
故宫敦煌特展的观众

敦煌石窟的艺术价值无可否认,但是我觉得,作为普通观众,多数人并不能从美术或历史的专业角度去深入理解,但是这不妨碍大家喜欢它。我们喜欢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觉得好看(虽然我们说不出来为什么好看)。

敦煌艺术本来就是通俗的,它跟我们过年贴的年画儿一样,是一种从“仪式”中演化出来的艺术,这些作品被信众用来装饰或表达,有的是香客画像,有的是佛经故事或活动记录……它的存在本来就不需要我们做出专业的解读。如今,它换了一个形势回归到大众,或做画框装饰,甚至杯垫、手机壳,每个人都可以有他的喜好和理解,不需要携带任何宗教的、历史的意义。

这个或许也是艺术的真谛。我常常看到一些不被理解的艺术家,诸如大家评论“高手在民间小丑在殿堂”。艺术是自由的,它可以被作者拿来作个人的表达,当然可以不被理解,但也可以让任何人从不同的角度去接纳。有时候我们不必去深究壁画的技法,只要觉得这明艳清新的色彩,令人愿意用它做一张壁纸来装饰,也就足够了。

image

敦煌莫高窟千手观音壁画及木雕八臂观音残像

我又想起鲁迅评《红楼梦》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革命家看排满……”。一本鸿头巨著摆在面前,很多人写过各类文章剖析钻研,但是你也可以完全不予理会,能在艺术作品中发现自己喜闻乐见的微小之处就已经是乐趣,甚至可以完全不喜欢那些大家追捧的东西。

无题

我从来不相信有什么神灵,所以每次到了庙宇香堂,我都自以为高人一等,冷眼看着虔诚的众生,觉得他们盲目又愚昧。

求佛的人大概有三种。

一种人笃信佛陀的存在。

另一种人是宁肯信其有。反正一时山前无路,不如求佛保佑,万一真的灵验呢?

第三种人比起第二种,对神灵是否存在更加不坚定,他可能也像我一样,相信世间没有神灵,索性把求佛当成一种仪式,用这种差不多算得上是庄严的祈祷来抚慰内心的不安。

所以,你看到没有,再算上我这种坚信佛陀不存在的人,我们这四种人的区别,不在于神灵是不是真的存在,而在于我们每一种人内心的观念。

神灵存在也好,不存在也罢,我们都在以自己内心认可的方式活着。你与一个人争论这世界上是不是有鬼魂,你实际上争论的并不是鬼魂不存在的事实,只是争论自己的看法。即便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神,你也无法说服那些相信神存在的人。

有一回我在想上面这些事的时候,突然明白,即使我从不相信神灵,在这一生当中,我也总有一些信仰的东西,而这些信仰也并不一定是真实的。

我内心所持的诸多“信仰”,和宗教门徒叩拜的佛陀一样,皆是我们在大千世界的执念。

我相信你也有一些执念,它们或许具化为一句鸡汤,或具化为一个你喜欢的人,像是上帝在你内心点燃的一盏明灯,指引你积极地生活,指引你深夜里饮酒,指引你有一天跑到ta面前,说我是如此喜欢你。

视频推荐

荡秋千的外卖小哥

11月12日,吕经理的同事静静在郑州街头,偶然间拍到一个外卖小哥在荡秋千。

往期分享

image

您的赞助将会支持作者创作及本站运维

发表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