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分享第21期

image
封面:2019年5月30日 乐山·乐山大佛

每周五网站公众号同时发布,
过去一周值得分享的所见所得。

碎片

封面故事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约公元713年~803年),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很多人以为乐山大佛得名是因为在乐山这个地方。嗯,是的。不过乐山这个地名在清代雍正年间才有,之所以叫乐山是因为有座山叫做“至乐山”,但是现在大家也搞不清楚“至乐山”在哪儿,只在县志上有些模糊的记载。所以乐山大佛在清代以前不会叫“乐山”大佛。

那次我慕名去看了大名鼎鼎的乐山大佛,可是这尊举世闻名的巨佛给那趟旅程留下的印象,还不及街角的一碗跷脚牛肉。

人生有很多难忘的记忆或许并不是多么重大的时刻,不过据说生孩子总让父母印象深刻,What a pity,我还没有赶上。

相对的道德

有一次我爸突然跟我说“看来老鼠药并不能毒死猫”。我听了这话心里一颤,他说这话是因为他真的试过。那阵子正是微博上爱猫人士、爱狗人士抨击各种现象最热烈的时候。

我爸是个口碑不错的人,我相信认识他的人不会因为他想毒死猫而非议他,但是这事放在我身上可能就不行了。如果我跟朋友们说我想毒死一只猫,大家应该会觉得“难以接受”。

道德本来就是相对的。伦理学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做道德相对主义,认为世界上的道德准则都是相对的,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适道德。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个案例,一个是爱斯基摩人会让自己的妻子陪睡来访的客人,一个是在非洲某个部落人们会将降生不久的女孩的阴蒂割掉。这些在我们看来有些不可思议甚至难于理解的行为,在他们的眼里可能是出于对人的尊重。

如果把伦理扩展到动物界,道德的相对性就更加明显。PN说Ta的一个朋友LY说过,你眼含泪光照顾流浪猫喂他们吃猪肉火腿肠的时候考虑过猪的感受吗?这句话看起来像是对爱心人士极大的讽刺。

我其实不太接受那些不把狗和猪一视同仁的看法,我们不能因为狗的情感更丰富,或者狗更招人爱,或者我们习惯了吃猪肉,或者狗更适合服务于人类,就将狗视为比猪高等的生物。(当然,在穆斯林朋友那里,也就另当别论了。)只是在这个大环境里,我们更多的把狗当做朋友(宠物),把猪当做食物。作为人,我们只是在利用他们不同的“功能”而已。

十几岁的时候我曾经亲手杀了一只鸡,我把它从一个活蹦乱跳的生命拾掇成了一只白花花的裸鸡。说实话我的确觉得自己有些残忍,但是那只鸡的肉我也确实吃了。我也想问爱吃烤羊排的朋友们,当你们看到一只羊在临死前流出眼泪的时候,你们还会吃羊肉吗?

“物竞天择”四个字能很好地成为我们吃肉的借口。其实,人和猪的关系映射到人与人的关系上也是一样。我们可能并不想伤害任何人,但是有些时候我们会“心安理得”的伤害别人,尤其是在一个竞争环境中。比如,老师告诉你今年只有一个三好学生,而你和另一个同学同样优秀。好吧,我承认有些人会把荣誉谦让给别人。我换个例子,如果你和另一个人同时爱上了一个人,你会怎么办?人类为了能够让大家心安理得地互相伤害,就制造了很多制度上和道德上的规则。比如我们发明了投票选举来选三好学生,我们发明了贞操和先来后到来决定配偶以及配偶的忠诚。我们将三好学生和英雄标兵推上神坛,为了让那些落选者和生活的俘虏输的心服口服。

我们将加班算作评先进的尺码以让那些“严格”遵守劳动契约规则的人觉得可耻。

人类现在的动物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烈,很多电影都注明拍摄中没有任何动物受到伤害。但是大家几乎都认同武松打死了老虎是个英雄,大家也都不会觉得我拍死蚊子有丝毫罪恶。因为老虎伤人,蚊子可憎。你看,人类是很现实的,我们为了保护动物所做的很多事,也不过是为了取悦我们自己罢了。

我这种言论像极了伦理学里面的心理利己主义。心理利己主义认为我们做任何有益于他人的事情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自己。比如见义勇为可能是为了荣誉感,孝顺父母可能是为求心安。我们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情形,就是我们可能不太想做,但是身体很诚实地驱动我们愿意做。我想举再举一个例子,比如我一直有些反感的捐款这件事。

比方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某单位组织大家为灾区义捐。A同学看到难民的惨状,感同身受,发自心底地愿意拿出一些钱和物来帮助受灾的人。B同学却没有感同身受,觉得自己没有义务把财物无偿地送给别人(或许出于吝啬也好或者其他什么原因也好),但是他觉得自己有一份社会责任,所以违心地做出了同样的捐赠。我们可能觉得A的内心高尚,是道德的模范。可是B承受着自己的不适(相当于伤害了自己),去帮助别人,是不是也同样的伟大?

他们说

他们说如果我毫无保留地相信一个人,那到最后只可能有两个结果,要么是生命中对的那个人,要么是生命中的一堂课。

image

我觉得

我觉得少有人能真的毫无保留去相信一个人。但虽课我已经上了不少,我还是愿意毫无保留地去相信遇到的这个人。

我希望

我希望我选择毫无保留去相信的那个人,遇到的是她对的那个人,课都由我来上。

新闻

微博发布App绿洲

1日(周日)发布,4日(周三)已经下架。朋友圈的新浪同事推的很拼命,我已经卸载了,点评很多,我就多不说了,但是我觉得不管产品好坏,做事总比什么都不做好吧。

科普和冷知识

偏方

看到有人分享偏方,说吹空调或风扇着凉之后,头疼恶心甚至发烧,可以用棉花沾满藿香正气水,敷在肚脐。什么原理呢?我很好奇,但是至今无解。又比如落枕之后按“落枕穴”(手掌上食指和中指掌骨中间,我记得左右手也有关系)。我奶奶有很多偏方,我记得十多岁的时候总是咳嗽不止,我奶奶出主意说应该吃小乳猪的外生殖器。大家也许知道,养殖食肉猪在小猪出生一个月左右要进行阉割去势,以让小猪能更快长肉,称为“谯猪”。奶奶还跟我说小男孩要吃小公猪的,小女孩要吃小母猪的。有一天我爸炒了那个东西让我尝一尝,我的确还是难以接受。后来,我奶奶用了另一个偏方:将一只羽翼未满的雏鸡清理干净,裹在一只掏空的南瓜里清蒸。熟了之后南瓜扔掉,只吃鸡肉。大概吃了有两次,咳嗽的时候开始从干咳转为浓痰,后来就慢慢好了,也不知道是不是那两只小鸡的功劳。

片有两个读音,pian1和pian4,多数情况下是四声,比如照片、唱片、影片,但是在儿化音时候读一声,比如照片儿、唱片儿、动画片儿。我记得小学的时候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还讲过,“啊”在不同的字后面也会发音不同,比如真绿啊(ya),真秀啊(wa),真险啊(na)。

地名:几个省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四川”这个名字,为什么不叫三川五川?

四川其实是“川峡四路”的简称,源于宋代(约公元1001年)在四川地区设置的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四路行政机构。“川峡”二字大概是相对于区域的地形而言的。宋代之前,大家知道四川还有一个名字叫做“蜀”。这个名字可以一直上溯到公元前1000年的上古部落。“蜀”是一个象形字,意思是像蚕那样的虫子,上面是一对大眼睛,下面是弯曲的身体,后来在左下角加上“虫”以指示它是一个虫子。我猜想大概是这个上古部落的图腾崇拜可能是蚕吧。

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里面,字义都很浅显,多跟地理位置有关。比如山东山西因太行山得名,湖北湖南因洞庭湖得名,江苏即长江和苏州,甘肃即甘州(张掖)和肃州(酒泉),福建即福州建州。不过也有几个名字稍微有点费解:

“蒙古”是音译过来的,据说意思是永恒的火,起先是一个部落名。内蒙古的“内”不是因为要和“外”来区分。“内蒙古”是“内扎萨克蒙古”的简称。

“吉林”是“吉林乌拉”的简称。“吉林”谓沿,“乌拉”谓江,吉林乌拉意思就是沿江的地方。1685年康熙下令去掉乌拉,称吉林。顺便提一下,牡丹江的名字和牡丹花也没关系,而是源于满语“穆丹乌拉”,意思是弯曲的河流。“穆丹”意为弯曲。

“宁夏”的意思是西夏安宁,西夏是党项族政权,这个民族已经消失了。西夏的意思是西边的夏国,夏是音译,意思是白,所以西夏又叫,大白高国。据说党项族是鲜卑族的后人,都姓拓跋(也有人反对这个说法)。现在说的西伯利亚里面的“西伯”,其实就是“鲜卑”。

西藏在地理上分为前藏、后藏和阿里。明朝设置乌思藏(清朝称卫藏),乌思(卫)即前藏,藏即后藏,乌思、藏、阿里都是音译。

最后一个有趣的省份是台湾,这个名字的说法太多了,至今也没有定论,多数人觉得源于台湾本土的部落“台窝湾”。不过直到100年前,台湾还有着不同的称呼,西方人叫它“Formosa”(福尔摩沙),日本人叫它“タカサグン”(塔卡撒滚,高砂)。可见在过去几千年慢慢的历史长河里,人类的联系沟通还极为有限,直到近一二百年,地球上各地的人才密切的联系在了一起。

技术

iSH

一个在iOS上运行的Linux虚拟机。

image

电影

台词

Losers always whine about their best.
输家总是抱怨他们已经尽力了。

Winners go home and fuck the prom queen.
赢家才能搞上选美皇后。

image
《勇闯夺命岛》 美国 1996

输了就是输了,那些“我们已经尽力了”“我也曾努力地留住一个人”的话都不过是安慰自己的一个托辞。

往期分享

image

您的赞助将会支持作者创作及本站运维

发表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