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分享第139期

image
2017年11月28日 迪拜·哈利法塔

每周五网站公众号同时发布,
过去一周值得分享的所见所得。

碎片

有些事不必搞清楚

上周有朋友评论我的分享说,明明分享的东西没什么用,不知道为什么就很喜欢。

可能压力越大,我们就越需要一些没有意义的东西。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里面有一个无厘头的节目《父亲的葬礼》,大家都表示不可理解,但是依然觉得好笑,评价颇高。马东说了一句话:我为什么要听懂鸟叫的声音,我觉得好听就行了。

可能大家从小到大都在讲“意义”,学一篇课文要分析作者说了什么,写作文要明确表达什么,活着一定要有意义。

但是即便你的一生毫无意义,却依然无忧无虑过得很开心,也挺好吧。

无题

大衣哥的儿子离婚了,娘家把大摞的现金彩礼退了回来,成了网友热议的话题。

大衣哥应该是他们村里“混”的最好的人了吧,儿媳妇的抖音也有几百万粉,但是在人群中他们却让人觉得像个小丑。

前不久才从“钢琴家”变成“钢琴演奏者”的李云迪,没有营业执照卖甘蔗遭到工作人员“哄抢”又被广大网友热情关爱的老大爷,不都是因特网上诸位看客眼里的小丑吗?

无题

也许你不是互联网从业人员,但应该对“产品和程序员是死对头”这个梗并不陌生。

在任何一个团队,都会多多少少存在这种产品和程序员的矛盾。最近我换了工作,我发现了一个很微妙的事情。

在前公司,程序员在一起开产品经理不在场的会的时候,技术领导会以一种类似安慰的口吻对大家说,产品也不一定都是对的,我们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巴拉巴拉

而在新公司,技术领导会以一种劝说的口吻告诉大家,要理解产品的想法,如果反对要有足够的理由……

虽然都是在调和矛盾,劝说程序员们不要情绪激动,但是侧重点会有细微的不同。

我就想,是什么造成了这种不同呢?这肯定是和一个团队的文化氛围有关系,那又是什么造成了不同的氛围呢?我猜可能有几个原因:

  1. 前公司的团队负责人是产品出身,现公司的团队负责人是技术出身。所以在团队人员关系上,前公司负责人会偏重于支持产品,让程序员处于相对劣势地位,现公司则相反。
  2. 前公司团队的负责人因为直接负责产品,那会不会在招聘的时候,对产品的要求就会提高?于是招来的产品可能都是在行业内经验充分、资历较高的,所以相对也会强势一些?
  3. 除了团队负责人,可能也跟团队技术领导的风格有关系。他对产品和程序员的相处哲学会影响到一个团队。
    ……
    我还可以一条一条地分析下去,找到很多相关的因素。你们有没有觉得我说的头头是道。

我觉得我上面扮演了一个“瞎哔哔却自以为言之有理系列”的角色。现在有很多短视频博主,他们喜欢分析一切,分析房市、阶层、社畜、年轻人……说服力很强,你在视频面前听几分钟,就马上被折服,觉得说的好有道理。

我们都会容易被道理说服,但是希望大家不要忽略掉一点,他们说的那些看起来非常对的事情,只是观点,而不是事实。

我看到一个网友分析上海租房价格贵的原因,是因为疫情留学生回国很多,她分析的毫无破绽,在视频结尾我都已经接受了他的观点。

但是他没有任何数据,只是自己的分析,我们不能说他说的肯定不对,只能说有几分道理。

这种“有几分道理”的道理,你听得多了,就会影响你自己,因为人会把一些听来的道理当做另一件事推理的依据。这个世界上十足的真理不多,谬误积攒的多了,得出的结论也会很可怕。

科普和冷知识

沙司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过KFC的番茄酱:

image

中文写的是“番茄沙司”,英文“Tomato Kecthup”。

很容易猜到“沙司”这个词是泊来语,来自英文 Sauce,意思是调味酱。

但是你猜不到“Ketchup”这个词来源于汉语。这个词发音有两部分,后半部分“tchup”就是汉字“汁”闽南语里面的发音,“Ke汁”是福建地区的一种“鱼酱”,后来这个词传到西方去,演化成“Ketchup”,成了调味酱的代名词。

来源于闽南语的英文单词有很多,比如“Tea”就是来源于闽南语对“茶”的发音。

所以KFC这个番茄酱包装很有趣,上面的汉语来自英文,英文其实又来自汉语。

物件导向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程序员都不缺对象”的段子,因为在编程里面,有一个概念叫做“面向对象编程”,程序员可以随时 new 一个对象出来。

怎么理解呢?代码一般会这么写:

XiaoMing = new Person();

大家可以理解 Person 是一个预先约定好的“概念”,一般称作“类(class)”。当我们 new 的时候,就会通过“人类”这样一个抽象的概念,制造出来一个具体的人“小明”,小明就会被称为 Person 这个类(class)的一个具体的“实例(instance)”,这个实例就可以被称为“对象”。

面向对象的英文是Object-Oriented,在台湾,Object通常被译作“物件”,所以台湾的程序员比较缺“对象”,因为他们不叫“面向对象”而是叫“物件导向”,不能随时 new 一个对象,只能随时 new 一个物件。

洞穴之喻

“洞穴之喻”是哲学家柏拉图著名的观点。它阐述这样的内容:

在一个山洞里,几个人并排坐着面对山洞里面的墙壁,光从洞口射进来,把这几个人的影子投射到墙壁上。这几个人不能回头,甚至看不到彼此,只能看到墙上的影子。

于是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仅仅是墙上的影子,他们看不到自己和自己的同类(人),更别提山洞外面的世界了。

而人类其实就是神投射的影子,我们可以理解人是神的副本。所以作为人类自己,我们没有办法看到神,无法理解神的存在,因为我们像是山洞里的囚徒一样,只能看到比自己更低维的影子。

每当说到编程里的面向对象,我就想起这个“洞穴之喻”。人是神的副本,人继承了神,但是又失去了神的一些特质,就像在编程中,通过实例化一个对象,把类的灵魂注入了副本,但是作为副本,又无法超越原型的存在。

往期分享

image

您的赞助将会支持作者创作及本站运维

发表评论


TOP